秋菊映月,岁岁重阳
秋菊映月,岁岁重阳。秋风吹过街角的桂树,也吹来了这承载着千年文脉与温情的传统佳节。
重阳节定在农历九月初九,因“九”属阳数,且日期为两个“九”相重,故又称“重九节”。这一节日最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,自魏晋起气氛日渐浓郁,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常客,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后,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
当秋意渐浓,层林尽染,重阳的习俗便成了最应景的生活仪式。古时重阳有着满满的仪式感:登高“辞青”,趁秋高气爽攀至高处,赏景抒怀;插茱萸于鬓间、系臂上,借其清香驱邪祈福;饮菊花酒品草木清香,吃重阳糕盼顺遂安康,二者皆藏“平安长寿”“百事俱高”的期许,满含对季节的敬意与生活的祝福。
如今,节日的重心更多落在“敬老孝亲”上,人们常通过陪伴长辈、送上关怀、表达祝福等方式,让传统节日承载起对长辈的敬意与温暖。

对于大学生而言,传承传统不必拘泥于形式。将校园生活与重阳意蕴相融,用年轻视角诠释敬老之心:或是亲手制作一份饱含心意的小物件,遥寄对远方长辈的思念;或是结伴登高赏秋,用镜头记录秋景与祝福;亦或是参与校园、社区的敬老活动,在陪伴中传递温暖。
青春与传统的碰撞,让重阳的文化底蕴愈发鲜活。让我们以年轻之名,接续这份跨越千年的温情,让敬老孝亲的美德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。
上一篇: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
下一篇:无